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建“案例信息数据库”
未来,北京市知识产权法官审判同类案件将有经典案例可循。在2015年9月22日召开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运行机制及相关问题研讨会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该院今年已经开始建设案例信息数据库,凡具有先例指导意义的案例都将收编入库,供法官、律师以及专家学者查询、引用。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领域新案情、新问题层出不穷,涉及技术、文化、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非常复杂,法官永远面临现行成文法不够用且无先例可循的问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直言,我们不应该像狗熊掰棒子,判一个案子,了一件事。而这就涉及到要创设指导性的先例案例,重视其对类案的影响,以及对今后案件审判所起的作用。
事实上,作为探索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先行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们现已开始汇编、整理已有知识产权经典案例,并计划将相关的判决、案例收集起来,录入一个大型案例信息数据库,生成检索系统。
当具有先例指导意义的案例进入数据库后,将由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背对背对案例进行评议,最终将专家组的决策意见反馈回数据库。无论案例最终是否通过为先例案例,围绕案例相关的各方面评价,包括已有类似的国内外案例、专家学者学说和相关的立法例都将打包成一个知识包,在数据库中进行展示,供法官、律师、代理人以及专家学者查询、引用。
“我们要在坚持成文法的基础上,让各级法院和法官自觉地去尊重、遵循先例,使之成为事实上的一种约束力。对于被识别为相同类型的案件,应当保持司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作出相同的裁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研究与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静说。
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在筹划建立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未来将分别成立专利、商标、著作权和综合四个专业调研小组,由资深法官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独立就各领域内案件及相关法律问题开展调研并出具专业咨询意见。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在此基础上设置四个专业研究部,即专利研究部、著作权研究部、商标与竞争研究部和综合程序研究部,负责指导性案例的发现、遴选、推荐、审查、论证、编发等一系列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建设规划草案,基地明年将完成数据库开发建设及上线试运行工作;2017年初步建成知识产权案例指导机制和软硬件系统,使案例数据进一步丰富,案例查找、筛选、运用日趋完善;2018年至2019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并与国际数据库对接合作。总而言之,未来三至五年内,基地将被建成全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理论研究中心、案例发现识别中心、信息智能汇集中心和全国综合服务中心。